发布日期:2025-08-07 10:38 点击次数:157
作家冯骥才说:“人总是在后程才明白了自己。如果还不明白,那才是白白枉费了一生。”
一个人到了五十岁,开启下半场了,就开始转换角色,自己从中年到老年,从父母到爷爷奶奶,从育儿到被子女反哺等。
此时,你会看到一个真相:养儿防老就是一个悖论,在穷父母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一些。
图片
01
明朝的权臣张居正,从小聪慧过人,二十三岁就中进士。
入朝为官后,皇帝是一刻都离不开他。
张居正夜以继日地操心大事,无暇顾及老家的父母。
万历五年,他忽然收到老家来信,多年未见的父亲,已经过世多日。
急匆匆地赶回老家,安排葬礼。按照传统,他要守孝三年。
可是皇帝一纸诏书,让他马上回京城上班。关于守孝,就采用“夺情”的方式进行。
和我同村的一位初中代课老师,生了五个儿子。
有四个儿子,读书很厉害。也因为读书,掏空了家底,让老师负债累累。
四个儿子中,有一个在外国做导游,两个在省城上班,一个在县城做干部。
最小的儿子,读书成绩不好,但也在哥哥们的拉扯下,去了省城某单位做司机。
老师四十多岁,转了民办老师。六十岁退休。
退休后,老师身体相当糟糕,但儿子们无法照顾,是老师的老伴,长期担任保姆的角色。
老师过世的那一天,所有儿子都不在身边。远在国外的儿子,连葬礼都没有参加。
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——养儿,不等于防老。
父母拼命把儿女养大,还培养成很有出息的人。那么有出息的人,多半不会在老家谋业,会远走高飞。
这也印证了一条古训:家贫走他乡。
把儿女培养好,本来是为了老年有保障,但是最终却只能是孤独终老。这有一些意外。
东汉末年,烽烟四起。读书人徐庶,加入了刘备的阵营,刚刚干出一点名堂,就被曹操盯上了。
曹操绑架了徐庶的父母,让其乖乖就范。
徐庶很无奈,辞别刘备,去投靠曹操,以此保全父母的生命。
到了曹操的阵营,徐庶一言不发,郁郁不得志。为了救父母,自己的前程都毁掉了。
我的三舅舅,有三个子女。两个女儿外出打工,赚了一些钱,也嫁给了城里人。儿子在家,管理几亩柑橘。
一晃,多年过去了,女儿越混越好。儿子却只是维持生计而已,还要管着父母的养老。
三舅舅过世了,村也变成空心村了。儿子的生活越发困难。
三舅妈说起儿子,常常自责——就不应该让儿子在家待着,应该去外面闯一闯。
这就让人看清一个事实——防老,就不能好好养儿。
父母把子女拉扯着,一定要留在身边。那么子女能够干的,就大概率是继承祖业。
而普通家庭的祖业,无非是几间瓦房,几亩薄地,一些果园,一片树林。都是靠辛苦劳作,才可以有点收入。
祖祖辈辈在一个地方都没有发财,到子女这里,要发财如登天一样难。
并且,在老家的子女,还要负责给老人养老,对其创业也有很大的束缚。
还有一种养老的想法,叫“多子多福”。在很多家庭,也是搞不好的。结果往往是——一个和尚挑水喝,两个和尚抬水喝,三个和尚没水喝。
图片
02
说到这,也许很多人就会发问了:既然养儿防老是悖论,还生儿育女干嘛?
父母们,放大自己的格局,把养儿和防老,分开来践行,家庭就越来越旺。
第一:养儿,但是打心眼里,不靠儿养老。
做父母的,尽管把儿女托举得高高的。让儿女远走高飞。
当儿女走远之后,日子过得好,也有前程。做父母的就倍感欣慰。
儿女远走,混好了自己。这就满足了父母的期待,对于父母来说,这就是最好的孝顺。
至于父母的晚年如何安排,就算没有几个钱,很苦,也打算自己扛着。反正不成为儿女的累赘。
第二,子女孝顺和父母的经济条件,往往是成正比的。
相对于穷人来说,富人的“养儿防老”,会靠谱很多。
富人自己有存款、房子,还会正式退休,每个月有好几千的退休金。
富人在可以走动的时候,完全可以自己养老。走不动了,可以请保姆。
如果富人的钱财很多,子女也会尽孝。因为子女明白,尽孝之后,是可以得到一大笔遗产的,回报率很高。
做父母的,多看看富人的养老模式,那就明白了,一定要在中年,预备养老的条件。不麻烦儿女。
也可以见证一点,父母根据家庭情况,要对应的几个孩子。孩子养好了,父母也经济条件变好了,这就两全其美。
第三,“山不过来,我就过去”,一家人寻找最佳的定居地,老人、子孙都会好起来。
很多老人,死守老家的东西,就是不同意跟子女外出生活。这也导致一批老人,孤苦伶仃。
有句话说得好:“你在一个地方出生,是你和那个地方的一段缘分,仅此而已。”总有一天会缘尽,不要伤心。
老人能够和有出息的子女一起外出,老人健康的时候,做保洁保安,帮忙带娃,老人走不动了,也可以吃到子女做的饭菜,也不是太麻烦。
图片
03
作为穷苦的家庭,一定要把养儿、防老一分为二来看。
养儿防老,真不是指望儿女养老,或者强加给儿女孝道。所有的强求,都是道德绑架。
养儿防老,是做父母的智慧,是拼命托举儿女之后,得到的回报,是因果关系。
养儿防老,应该尽量减少物质方面的内容,多一些精神和情感的内容,付出比得到更有福报。
父母的家,是儿女出发的地方,但不应该是儿女的终点。
作者:布衣粗食。
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 上一篇:水的十几种雅称
下一篇:没有了